2012年2月14日
昏庸土地政策 浪費你我公帑
尋日溫家寶喺中南海開座談會時解釋佢嘅房屋政策理念時,強調將來13億人口的住房形式可以多種多樣,然而「不一定人人都擁有自己的房,但人人都要有住處」。呢一點似乎與曾蔭權去年施政報告中笨拙嘅大轉軚房屋政策理性、公平得多!由此亦見,當今港官嘅苟且心態,令其施政愈來愈遠離公平(唔與民爭利及侵蝕市場)及公正(唔鼓勵博彩及不勞而獲嘅心態)原則,向短線政治訴求屈服,結果搞到公屋膨脹、居屋復活、私樓市場殘缺不全(落成量未來將持續於一萬單位徘徊,大大低於公屋/居屋/置安心等2萬至3萬嘅龐大數量)及四分五裂(又限呎又限量,爭在未限價)。
長此下去,本港樓市將全面由中央計劃式經濟掌控,令供求失衡愈趨嚴重,福利包袱百上加斤,總之,對本港未來嘅前途及城市競爭力有重大嘅打擊,要追上新加坡、上海只會難上加難。
港人一年蝕50億
筆者早就喺「限呎限量地政策對港人唔住」及「速拆三十萬細樓 轉建大單位」兩文中痛斥限呎限量賣地政策無聊浪費──因為若要樓價「平穩」,最有效嘅政策係賣多啲地,而非行政上強制要起幾細嘅單位!如今運行咗一段時間後,終於有足夠嘅數據去證明此乃天下第一浪費納稅人金錢嘅愚昧政策,市民好應該上街討回政府「賤賣」呢啲土地嘅損失。
將所有本財政年度所賣地塊於招標/拍賣前的市場估值與最終賣價比較,賣價對於估值若有溢價,即代表發展商更有把握賣貴啲,若賣價對估值有折讓,則表示發展商唔睇好未來嘅兌現能力。雖然市場預期未必次次都中,但係長線平均下來都唔會相去甚遠。
圖畫出嚟即刻水落石出:有限呎限量要求嘅地【圖中有紅線尾嘅方格】基本上係大折讓賣出,而且係六塊地折讓對三塊地溢價,兼且係平均折讓23%對平均溢價7%,可見限呎限量政策摧毀價值嘅「強大威力」!
再睇呢個政策喺政府庫房收益上嘅影響。折讓賣出嘅地塊總共少收咗49億元,溢價賣出嘅地塊只較市場預期多收1.8億元;即你同我為呢項「德政」白做咗近50 億【表】!點解納稅人白做?到開盤時自會揭盅:各限呎/限量新盤發售時如果冇數目眾多嘅單位可以打通做相連大單位嘅話,筆者請飲嘢!點解咁肯定?此乃市場繞過笨拙行政措施所必會產生嘅對策也,邊個發展商唔做相連單位,就係對佢嘅股東唔住!但係公帑嘅損失又由邊個為庫房嘅股東(即你同我)負責?林鄭同煲呔睇怕到時已經安然退休矣。
中天
letstalkproperty@gmail.com
http://chungtinproperty.blogspot.com/
2012年2月7日
樓市政策風險日大 官僚唔該克制縮手
過去一個禮拜,真係研究政府市場互動,以及干預主義與自由市場平衡嘅最佳時間,因為唔單止喺財爺嘅預算演辭內搵到自相矛盾嘅地方,發展局局長林鄭嘅言詞一樣咁令人大開眼「戒」!希望下一任特首及其班子有較強嘅分辨力,唔好重蹈覆轍,則香港樓市可避一劫,大家可以開香檳慶祝矣!
「曾考慮……租金津貼,但擔心扭曲租務市場和延長輪候上樓時間。」此真荒天下之大謬也!綜觀整個樓市結構,最扭曲市場者,莫過於公屋及居屋也;香港已經係世界數一數二、政府過度侵佔房屋市場嘅榜樣,公營房屋種類及比重連追隨「社會主義」嘅中國,都望塵莫及嘅地步,更莫論一向以社會福利「稱霸」世界嘅歐洲【表】!財爺如欲批評租金津貼扭曲市場,豈非一百步笑五十步?早日推出租金券,促使政府撤出干預房屋市場,其實係減少扭曲嘅德政,財爺之言,豈非本末倒置?
「邀請市建局……推行工廈重建項目……向市建局另行注資。」市建局出名大花筒,專用公帑喺市頂接爛樓,跟住喺市底蝕讓俾發展商,簡直就係穿納稅人櫃桶嘅頭號敵人。
最有效加速工廈重建嘅板斧,除咗減免補地價外,更佳喺最舊嘅工廈轉換用途時免業主稅費(如唔夠和味更可將於重建成本喺一定時限內雙倍扣稅),又或夠八成業主去馬就批准重建或改用途(即唔使重建下唔繼續用作工業用途)等等。只要稍有想像力,其實推行工廈重建既可不費一個斗零公帑,更免去市建局官僚大晒,阻住地球轉兼浪費資源好得多。你睇中環街市折騰咁多年,市建局有何建樹?所以希望唐唐快快當選,廢咗市建局,只要非住宅市場得以避免行政干預嘅魔爪蹂躪,就阿彌陀佛,謝佛還神!
「若私人房屋用地……長期沒有承接力……便可調撥土地給房屋委員會。…房屋供應需要平衡,私營及公營房屋都要取得平衡。…去年亦有兩幅位於荃灣及元朗限呎地交給房委會興建新居屋。」過去幾次賣地流標其實好明顯係叫價過高(或者計錯數)。如果你係菜心嘅獨家供應商,明明市價應該係六蚊斤,你叫到十蚊斤,咁你話會唔會有菜販接貨?佢哋梗係買同係六蚊斤嘅西蘭花,或者調高自己手上菜心存貨嘅零售價啦!
呢個道理係樓市一樣也,政府愈賣得貴或者量愈小,咁發展商沽嘅樓就愈貴,如果政府唔想日日被人鋤話負擔唔起樓價,唯一做法就係賣多啲地,而且愈低價愈易令樓價回順。林鄭以上嘅講法就如同個菜批發商講「你唔買我十蚊斤嘅菜心,我就搵屋企人以三蚊斤嘅價錢散咗啲貨佢」,結果批發商可能喺十蚊價錢賣到三分之一嘅貨,但係剩下三分之二卻要大大低於市價走咗佢,最終自己損失咗近一成嘅收入,市場又得唔到應有供應之餘,仲為己添煩添亂,吃力不討好!以上「公私營房屋取得平衡」之說,附表再度派上用場,希望局長多多參詳!
至於林鄭所言拆細地皮賣地,篇幅有限,下周再講!
中天
letstalkproperty@gmail.com
http://chungtinproperty.blogspot.com/
2012年1月31日
預算案應捍衞本港經濟活力
「隨着利益順藤摸瓜」(即follow the money)乃分析任何人類現象的最好法則。喺香港,又有乜嘢利益分配大過一年一度嘅財政預算呢!於是乎,各方利益團體最近如自然紀錄片節目中之春蛇出洞,糾纏盤繞,蔚為奇觀。稍為有原則、理性之士,不禁為之側目,望良知發覺,預算公布後勿上演下場,再倒人胃口。
紓減物業成本及退稅為先
基本法107條有話: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,力求收支平衡,避免赤字,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。」此實為港英政府傳下來嘅金鐘罩,保證香港不會散財破產,成為當今世上公共財政嘅明燈及榜樣,遲早會被破產邊緣嘅歐美國家採用。
為財爺講句公道說話,喺過去幾年咁動盪多變嘅時勢下管賬管到持續有盈餘,我哋香港人好應該講聲多謝──如果佢係私企嘅掌櫃,一早就被老闆讚到上天,只有香港咁充滿短視民粹政客嘅畸形生態下,先有當呢個稍不善辭令嘅財爺過街老鼠對待嘅惡行出現。
以下談盈餘三部曲:
①減免及廢除差餉/離境稅:既取之於民則應還之於民,政府盈餘最直接公正嘅用途莫過於還錢於納稅人。基於所有市民都會受香港因低稅所致嘅高物業成本(租金/樓價皆然)影響,所以最公平全面嘅還富措施應係免除或廢除差餉:2005/06至2009/10平均每年只收112億元呢個零頭,只及政府每年綜合收入嘅3.7%,完全可以永久免咗呢個每年向全港190萬個物業徵收、投入多回報少嘅龐大儀式!至於可以減低旅客來港成本,卻又唔影響收入嘅乃機場離境稅(過去五年只每年收取16億元嘅微薄數量,可免則免矣!)不如將佢一筆勾銷【圖】!
②退稅及減稅:餘下盈餘則應全額用在退稅及未來減稅上,例如,將薪俸稅課稅起點設在100萬元以上,可省去九成四行政費,卻仍可收回六成多稅款【表】;此外,可把企業利得稅率調低至與薪俸稅率看齊,以便吸引更多環球企業來港設點,增加就業及創富!
③擴容:有政客批評財爺冇遠見,只會「派錢」。呢啲政客有冇諗過,香港嘅福利已經遍地結果,已到令人眼花繚亂嘅地步,令人擔心我哋正步向歐美式嘅經濟、道德衰退。此外,搞基建本應係特首嘅「強項」,鬧財爺似乎搵錯人矣!在此各位可以想一想:如由央行官員設定市場利率最終全民送禮,零息收場(英美歐日,舉目皆是);如由良好意願政客設定勞工待遇最終好壞不分,最低工資結尾;如由不負責任政府制定預算會否最終福利滿瀉,債台高築,蕭條而終?
最後值得一提嘅就係,鼓吹銷售稅/增值稅嘅聲音似乎又死灰復燃。運用「follow the money」原則,大家不難發現,如果會計吹捧增加多啲稅項,最終得益嘅係邊個?核數/稅務計劃師囉!所以財爺點都要「Hold住」各方噪音,捍衞我哋寶貴嘅簡單低稅制度,因為香港未來經濟嘅活力,係靠私人企業及個人嘅動力,而非政客/官員嘅良好意願。
中天
letstalkproperty@gmail.com
http://chungtinproperty.blogspot.com/
2012
年1
月17
日
增房屋福利透明度 可撤公營機構金庫
隨着特首選戰進入埋身肉搏階段,市民可能愈聽雙英嘅「所謂政綱」就愈心驚膽戰!無他,喺無政黨約束、無長遠執政把握(因為未來幾屆選舉直選成分愈增加,則目前兩位靠小圈子跑出的候選人上位/連任機會愈小)下,自然就政綱愈趨鴻圖大計、愈大政府小市民、愈空頭支票滿天飛:喺房屋領域當然有振英嘅每年3.5萬公屋供應豪語,唐唐新猷則有勁插自己曾管轄嘅市建局,兼為鄉議局票源叩頭而話村屋「所謂僭建」 要「以和為貴」解決喎……你話呢個城市係唔係愈來愈睇唔到希望?
過去筆者曾問及政府房屋方面嘅開支係唔係過大呢個問題,本周就睇睇呢個方面嘅數據!好消息係:公營房屋嘅經常開支似乎唔係好高,喺過去五年只佔總經營開支嘅4%至5%左右【圖一】;但係再深入啲探討房委會嘅數據,卻發現呢個公營機構如果唔係使費大大多於預算,就係喺度自建「小金庫」:
(1)房委收入減去盈餘(即每年應計支出【圖二,紫柱】)加上政府地價補貼【圖二,藍柱】嘅總和,過去五年幾乎每年平均多出預算所示嘅支出【圖二,紅線】近百億之巨,令人懷疑房委自成王國,避免市民每年經預算案過程直接監察其施政好壞及成本效益;
(2)房委財務報表中記賬嘅近3400億巨額土地補貼似乎係以歷史成本記錄,如果以市價反映,呢個數目隨時倍增,機會成本豈非天高?若果呢筆錢平分每戶公營房屋住戶(居屋加公屋),每戶可分30萬元,以公屋中位租金嘅三倍計,呢筆錢可以支付此120萬戶每戶七年嘅租金!由另一角度睇,即係呢啲公營房屋嘅地價只值約700蚊呎……
由上可見,公營房屋實有大大嘅潛質改善透明度,包括:政府全面回收房委財政,每年收歸由預算案撥款管控,令其真正成本「浮 面」,以便社會全面評估呢項福利嘅價值;此外,更可將公屋土地拍賣俾房產投資基金或打包成「住房抵押證券」上市,未來嘅收入以旗下物業的租金券收入為依歸,既增加物業市場嘅活力及價值,亦可為政府嘅房屋政策鬆綁(因為將來再無公屋建屋目標,再無係唔係就要減租嘅政治壓力,再無為達致n年輪候冊目標而產生嘅苦惱,最好就係再無為公屋票倉而極端民粹嘅政客)……
各特首候選人,香港係唔係時候擺脫公屋呢個累贅嘅包袱,政府係唔係應該減少市場嘅扭曲,市民係唔係有避免/擺脫呢個僵化福利制度嘅權利呢?
中天
letstalkproperty@gmail.com
http://chungtinproperty.blogspot.com/